熱門關鍵詞:達克羅處理 達克羅表面處理 達克羅涂層 達克羅噴涂 達克羅噴涂廠家
|
帶你探秘達克羅生產工藝,讓你深入了解它!时间:2019-12-27 作者:杭州赫格納斯【原创】 阅读 達克羅處理工藝,在產品的表面加工活動中,這種工藝處理方式的應用非常普遍,尤其是金屬零部件,經過它的處理,抗氧化性和抗腐蝕性明顯提高。那么,各種標準件如何進行達克羅生產的呢?具體的達克羅生產工藝步驟如何展開呢? 2.1達克羅生產工藝特點 達克羅涂層的處理工藝有點類似油漆,達克羅液買來以后,進行調配,然后直接浸涂在零件上,再烘干固化即可。達克羅的基本處理方法是浸涂,實際處理時根據待處理零件的處理量以及零件的大小、形狀、質量和要求的性能不同而采用掛或網籃浸。涂層厚度一般為二到十五微米,可根據防腐要求通過改變浸漬時間、甩干速度來調整涂層厚度。工作環境無污染,整潔。 2.2達克羅生產工藝流程 2.2.1預處理 2.2.1.1除油:分有機溶劑(如三氯乙烯等)和堿性溶液除油。經過前處理的零件表面要求能夠被水完全浸潤。重油工件一般先采用聯合清洗機高壓清洗,或采用二氯甲烷超聲波清洗工藝,再進行噴丸處理。油污較少的工件可以省去清洗這步,直接拋丸處理。例如某些標準件,經搓絲機出來后,直接進行拋丸,隨后浸達克羅液,進爐固化。 2.2.1.2噴砂、除塵和降溫:拋丸機使用的鋼丸的直徑范圍為0.1-0.6mm,用壓縮空氣除塵,除去的粉塵經專門的集粉器收集后集中處理,經拋丸除塵后的零件溫度高達60℃左右,待降至20℃時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2.2.2達克羅處理 達克羅液分為母液和基液(有的供應商將達克羅液分為三種:主劑、架橋劑、增粘劑,三種溶劑必須配合使用。)基液是由是極細的片狀鋁粉和鋅粉組成,母液由酸及鉻鹽類組成。使用時將兩者混合配制成槽液。槽液須連續循環或攪拌,防止基料沉降。因為它不易保存很長時間,所以應現配現用。配制時,槽液溫度不宜過高,(小于20℃),防止溶液自身發生反應。 涂層厚度由浸漬及甩干時間、甩干速度等工藝參數確定。 一般浸達克羅液0.5~2.0分鐘。不同零件甩干時轉速不同,一般為200~300轉/分鐘。浸達克羅液的次數根據不同零件的要求而定,浸一次達克羅液涂層增厚三到四微米,一般浸二到三次。
2.2.3固化 經達克羅液浸漬處理后的工件經甩干,放置于不銹鋼網帶輸送帶上,對小的工件,需帶上手套,進行人工分理,要求工件間不互相粘連。對于較大的工件,例如地鐵螺栓,須放置在專門的料架上,再將料架放在網帶上入固化爐烘烤固化。固化溫度為:280~330℃,時間25~40分鐘。 固化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中工件吸熱升溫,稱為預熱,溫度控制在60~80℃、10分鐘。此階段中須注意升溫不可過急,應讓工件緩緩吸熱,讓涂層中的水份逐漸逸出,以避免涂層起泡,產生缺陷。第二階段為涂層的高溫固化,此時固化爐中的溫度一定要控制在工藝要求的范圍內,不可過高或過低,因為它決定了涂層在工件上的最終性能。 2.2.4冷卻 由于固化的溫度較高,須對固化好后的工件進行強冷,以縮短冷卻的時間,減小固化爐的長度,節省投資費用。 2.2.5后處理 當涂層較厚時,會因為涂層固化前不易流平或工件形狀的原因造成甩干時涂膜不均勻。固化后出現外觀粗糙、粉化的現象。這時需要對工件表面作少許修正,常用的方法是:用優質的硬毛刷清理工件表面。 |

